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洁好家风
叶颙:清廉公忠 简易清介
来源:区纪委、区监察委   发布时间:2021-12-24 10:22:10

叶颙:清廉公忠 简易清介
——南海区狮山镇优秀家风家教典故材料

  叶颙(1107—1195年),广东南海狮山镇颜峰人。字子昂,号诚美。原籍福建仙游,晚年归籍广东南海颜峰。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考取进士,先后担任广东南海主簿兼县尉、贵溪县令、吏部右司郎中、吏部尚书、丞相等职。他从政36载,无论是治理地方还是整顿朝纲,都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以百姓利益为最高准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个人生活则始终俭朴,官至丞相而服食、童妾、田宅不改其旧,故而既受朝廷与同僚名士赞许,又得民众爱戴,在当时享有“清廉公忠,简易清介”的美誉。他去世后,谥号“正简”。
惠爱百姓  劳而能逊
  叶颙考取进士后,先后被朝廷派遣至南海、贵溪、上虞、丽水、常州等处出任地方官。他在各地任职期间,严惩匪恶,体恤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在广东南海任主簿兼县尉期间,叶颙带领部下捕获了打家劫舍、强抢民女、打死平民的“南海十八盗”,促进当地治安明显好转;又带领巡捕破获了一起大盗案,抓获了十几个盗贼。大家归功于他,他将功劳谦让给同僚,称自已不能领功,否则就是犯了“掠美、欺君、幸赏”三大罪。他的上司对他大为赞赏,称他“仕不求速,劳而能逊”“有丞相之器”;并推荐他升任江西信州贵溪县令。叶颙升任后,南海百姓对叶颙依依不舍,在广州建立一间“惠爱祠”,缅怀其惠政。
以民为贵  敢为担当
  叶颙任贵溪县令时,轻徭薄赋。宋高宗下诏要求丈量土地,并按土地肥沃贫瘠等级收取田赋。州里原定按亩数和等级,厘定赋额为上中下三等,遭到百姓的反对。叶颙多次到百姓中进行调查,发现除了田亩肥瘦,还有耕作难度、水源灌溉等差异,小户容易吃亏,遂向信州郡守提出推行“经界法”,将三等赋额改革为“九等分级定税”,在全县推行,深得民心。邻近几个县也纷纷效法。叶颙在上虞任县令期间,他让百姓服劳役时,根据家庭劳力状况和实际困难,自报运货和出工数量,免除下属官吏监证、登记。百姓感受到叶颙的信任,尽皆如实相报,毫不隐瞒。收缴税赋时,叶颙交代下属公布应交纳的税额,让百姓自己定期上缴;而他每次都要亲自验收,杜绝了下属的加码舞弊。他又发展水路运输,使当地农产品交易繁荣畅旺。
  上虞曾发生灾荒,叶颙要求上级批准开仓赈济,上级迟迟没有批准。叶颙认为人命关天,不怕丢掉乌纱帽,及时开仓救灾。百姓对此感恩不尽。
不畏权贵 秉公办事
  叶颙知处州时,丞相汤思退兄长的家奴在当地仗势横行,作威作福。叶颙不畏强权,将其绳之以法,得罪了汤思退。汤思退为报复叶颙,借故把他调到财政连年亏损的常州。处州百姓怀念叶颙,为他修建了“遗爱祠”。宋孝宗即位后,任命其弟秀王出任明州郡守。叶颙任吏部右司郎中后,上疏指出孝宗把州郡重任托付给手足,这只是对秀王一人有利,却害了一方百姓。孝宗接受意见,并称赞他敢于直言。
  叶颙任吏部侍郎升尚书时,朝中买官卖官现象较为普遍。叶颙与同僚吸收过去官员管理的有效经验,制定《七司条例》,对官员的升降、赏罚作出明确规定。孝宗御笔褒表,下令刻板颁示,按章实行,使腐败的吏治得以好转,有才能者获得重用。
不谋私利   注重家教
  叶颙在吏部任职两年多,后又升居丞相,大权在握,却没有利用职权为自己的子女及其他近亲属谋取利益,因而获得“日来平章万务,终无一件涉私”的美誉。时人评价宋室渡江以来的吏部考核选拔,叶颙主持吏部期间是最为公平公正的时期之一。叶颙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其七个儿子个个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后来皆中进士,父子八子成就了“一门八进士”的佳话。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因宋孝宗听信谗言,朝纲逐步落入奸臣手中,丞相叶颙对此渐觉失望,遂辞官归隐,与七个儿子分道南迁,来到南海颜岗开村定居,开村建成“醇和巷”等10条街巷,从始叶氏后人在颜岗(后改名颜峰)一带繁衍生息。(此处能否挖掘一下家训家教相关的名言典故)“人生在世,贵尽忠孝。清廉公忠,善恶明分。”叶颙定下家训十六条、教育子女三十二句,家训当中就提到,兄弟要团结、和谐,要做到尽忠尽孝、爱国爱民,对后代影响深远。从叶颙算起,叶氏培养出历史名人670多人,当代名人730多人,包括开国元勋叶剑英、咏春宗师叶问等,叶氏的良好家风家训、爱国爱家的情怀如今代代相传,勉励后人传承先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