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6-13 11:12:25

以“升溢粮”“价差粮”敛财 借亲属名义贪污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巧识暗语除粮蠹


  溧阳市纪委监委紧盯收购、储存、销售等三个重点环节,开展涉粮领域专项监督,联合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国有粮食企业开展“拉网式”清查。图为联合检查组在辖区一粮库检查。李璇 摄

  “我把权力当成个人敛财的工具,屡屡触犯法律底线,结果沦落到今天的地步……”近日,等待起诉的常州禾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张清发出了迟到的忏悔。

  此前,江苏省溧阳市纪委监委收到常州涉粮领域专项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反映禾丰公司财务混乱、资金进出不规范、异常取现多发等问题。事关百姓粮袋子,溧阳市纪委监委很快成立调查组开展深入核查。

  禾丰公司虽为国有控股,但总经理张清个人及其担任法人代表的溧阳市希望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分别占股15%、34%。在禾丰公司,张清负责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对收购、保管、销售粮食、资金管理等拥有极大话语权。调查组决定从关键人物张清入手寻求突破。

  “禾丰公司账户和张清个人账户为何总是同一时段存取款?”根据线索指引,调查组到银行查阅了禾丰公司和张清个人账户近6年来的银行流水,发现两个账户频繁出现同一天同一时段存取款的情况。追踪调查显示,张清从公司账户中取出大量现金存入个人银行账户中,在个人账户几经腾挪后,资金最终流向了期货市场。

  固定相关证据后,调查组找到张清。经过一番交锋,难以自圆其说的张清交代了2016年挪用170万元粮食收购资金进行期货交易的事实,并透露了一个新线索:“2017年以来,为了保证自己经营的农业合作社资金运转,我曾经多次虚构、伪造粮食收购单,把禾丰公司资金转到合作社。”

  当调查组要了解具体情况时,张清表示记不清了,但他在办公室所藏的日记本里记录了挪用的详细情况。

  “实际收购3945009公斤、实际支出8669932元”“11月19日收入烘干溢价26858元(从方俊走)”“方俊2450000元”……在仔细查看他的5本日记本时,一些蹊跷的用词和频繁出现的“方俊”之名,让调查组意识到问题并不简单。

  能否依靠日记里记录的数据破译公司账目存在的问题?方俊是谁,为何大量走账与他有关?调查组决定顺藤摸瓜,对日记本中数据进行系统交叉、碰撞、比对、分析。随后,张清涉嫌贪污、行贿违法犯罪的种种行迹逐渐浮出水面。

  “‘从方俊走’是什么意思?”“‘方俊245万’又是指什么?”经过步步追问,调查组逐步突破了张清的心理防线,张清通过“升溢粮”“价差粮”等方式进行贪污的手法也清晰地展现在调查人员眼前。

  经查,2018年11月,禾丰公司收购了300多吨潮粮,含水量约25%,按行业标准,需扣除45吨水分,按255吨结算。然而,禾丰公司烘干后,这批潮粮实际重量为265吨,比前期计算多出10吨。对这“凭空”多出的粮,张清并未计入公司账目,而是以亲戚方俊的名义按2.6万元的价格卖给禾丰公司,相关款项由张清控制并实际使用。

  根据日记里的暗语,调查组还发现张清通过“价差粮”形式进行贪污的情况。2019年6月,禾丰公司拟收购3800多吨地方储备粮。按程序,这批小麦由禾丰公司先收购,再由储备粮管理部门定价格。顺着日记数字提供的线索,调查人员发现,禾丰公司实际收购价为每吨2210余元,储备粮管理部门结算价格为每吨2240余元,每吨产生差价近30元。眼见有利可图,张清就把这批储备粮以方俊名义按每吨2240元的价格卖给了禾丰公司,将套取的10多万元差价占为己有。

  目前,张清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基层涉粮国有控股公司负责动辄千万吨储备粮的购销、存储、轮换,一旦监守自盗,极易带来粮食安全隐患,甚至波及群众粮袋子。”办案人员在调查中发现了公司管理混乱、监督缺位等问题。“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管缺位,公司虽有内设监督机制,但企业管理层、股东大会及董事会之间责任不明,没有形成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监督形同虚设,企业高管靠粮吃粮屡屡得手。”

  针对此案暴露的问题,溧阳市纪委监委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督促业务主管部门、粮食购销企业举一反三、深化整改,堵塞制度漏洞、补齐治理短板,推动全市该类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