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20121110163545033243852          发布机构: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2-10-08          文号:   南府〔2012〕229号
  名称: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佛山市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通知
  主题词:             公报期号:   第19期 


 

 

 

 

 

 

 

南府〔2012〕229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佛山市

南海区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名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局以上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精神,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评审并公示,区政府同意将“南海粤曲”等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为佛山市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丹灶扒龙舟”等4个项目公布为佛山市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现将项目名录予以公布。

各镇(街道)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其他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制定保护规划,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和利用,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为繁荣我区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1.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简介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2012年108

 

             



附件1

佛山市南海区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第一部分 新入选项目(共17项)

序号

分类(代码)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1

曲艺(Ⅴ)

南海粤曲

南海区文化馆

大沥镇文化站

2

传统技艺

(Ⅷ)

 

罗行竹编

 

丹灶镇文化站

3

里水毛巾织造技艺

里水镇文化站

4

 

九江鱼花传统养殖技艺

 

九江镇文化站

5

 

西樵竹编竹编灯笼

 

西樵镇百西村委会

6

南海醒狮(采青技艺)

西樵镇民乐小学

7

西樵香云纱织造技艺

西樵镇文化站

8

 

花灯制作技艺

 

罗村街道文化站

9

民俗

(Ⅹ)

 

西联村神诞

 

丹灶镇文化站

10

 

赤山跳火光习俗

 

里水镇文化站

11

简村北帝庙会

西樵镇简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12

松塘村孔子诞

西樵镇上金瓯村民委员会

13

松塘村“出色”巡游

西樵镇上金瓯村民委员会

14

平地黄氏冬祭

大沥镇文化站

15

大沥锦龙盛会

大沥镇文化站

16

大沥狮子会

大沥镇文化站

17

狮中冥王诞

狮山镇文化站

 

部分 扩展项目(共4项)

序号

分类(代码)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1

传统舞蹈(Ⅲ)

大头佛(民乐大头佛)

西樵镇民乐小学

2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

传统龙舟(丹灶扒龙舟)

丹灶镇文化站

3

民俗

(Ⅹ)

烧番塔仙岗村烧番塔

丹灶镇文化站

4

生菜会(北村生菜会)

大沥镇文化站

 

 

 

 

 

 

 

附件2

佛山市南海区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

一、新入选项目

(一)南海粤曲

粤曲是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粤曲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

粤曲原为粤剧的曲调,后形成独立的曲种。分平喉、子喉、大喉三种主要喉腔。它的音乐性强,曲调优美动听,注重声腔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2010年5月18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广东省广州市申报的“粤曲”入选“曲艺”项目类别。

在南海,唱粤曲是民间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自发组织的“私伙局”遍地开花。各“私伙局”都有详细的活动计划,定时定点开展活动,许多团队年平均活动时间在300天以上。如西樵戏剧曲艺联谊会,有在册会员120多人,自筹活动经费,排练粤曲节目到村居交流演出,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又如丹灶镇文化站,几乎天天都有粤剧排演。穿行在丹灶的大街小巷,耳边不时会传来阵阵悠扬悦耳的粤曲声。许多居民搬到其他城区居住后,还经常回来观看粤曲(剧)表演。南海的各个镇(街)均有戏剧、曲艺队,有常态的活动,而且大多的队伍都排练粤剧节目,用于下乡演出。唱粤曲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近年,南海区文化馆相关领导和粤曲专干在粤曲的辅导和承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均到镇的曲艺队举办粤剧表演和粤曲演唱培训班。特别是2008年开始,开展了南海西樵一小、里水和顺中心小学、大沥水头小学和西樵周家幼儿园的粤曲进校园承传工作。经过四年的培育,培训学生近四千人,创作、排练了一批适合少儿特点的粤曲(剧)节目,并在全国、省、市的比赛和演出中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罗行竹编

罗行自古以来都是以竹器出名,曾是与西樵缫丝、石湾陶瓷齐名的佛山主要手工业之一,鼎盛时期蜚声中外。

罗行圩的形成大概是在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三百多年的历史。据《罗行村志》记载,罗行圩的前身称为“里南圩”,始建于康熙廿七年(1688年),附近村民都是世代相传的竹手工业者。至明末清初,竹器行业日益繁盛,由家庭作坊发展至雇请工人,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日益增加,吸引了许多人转行从事竹器行业。

罗行竹器历来是农业、水果蔬菜副业、水产养殖业和建筑行业生产所必须。在群众日常生活用品中,大到粮仓的硬围,小到碗口般大小的淘米筲箕,都是竹器制品。鼎盛时期的罗行圩,吸引了八方客商前来进货,如广州、佛山、中山、顺德、西南、东莞等地的客商循水道雇船艇到罗行圩选购商品。

(三)里水毛巾织造技艺

南海里水毛巾织造是一种极为传统的手工技艺。据《里水镇志》有关史料记载,里水毛巾织造业,历史悠久,早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商人陈春泉在里水创办当时南海县内第一家毛巾厂捷兴毛巾厂,从上海引进手织木机,后来很快就在里水兴起中小型毛巾作坊几十家。新中国成立后,1953创立“里水毛巾手工业联营社”;1956成立“公私合营里水毛巾厂”;1967改为地方国营,易名为“南海县毛巾厂”;1995南海毛巾厂企业转制改名为“南海毛巾有限公司”。自从南海第一间毛巾厂在里水开办,陈春泉及手下一班师傅就将毛巾织造技术带到了里水。发展到今天,以南海毛巾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镇内毛巾织造行业,聚集了一批能工巧匠,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织、漂、染、印、车缝制品的技术和设备,从原材料进厂经过纺纱、织造、割绒、漂染、印花、车缝等工序,最后包装形成成品。

(四)九江鱼花传统养殖技艺

九江传统鱼花养殖技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初年,九江人便开始在西江河段装捞鱼花。据《广东新语》记载:“鱼花,细如针,一勺辄千万,唯九江人能辨之。”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九江乡取得了朝廷装捞鱼花的专利。明中期至清中期,九江鱼花业取得垄断地位,鱼花鱼苗远销黄河以南的广大淡水鱼养殖区和台湾及东南亚各国,使得“南至闽广,北越淮泗,东至于海,无别种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九江人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装捞鱼花和培育鱼苗的技术,有“大抵非九江人不知养鱼苗”之说。九江的鱼苗业成为省内外独一无二的事业,对九江全乡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有着极大的联系和影响力。1962年,九江公社鱼苗场、五星大队孵化场取得家鱼人工孵化成功,鱼苗培育技术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九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淡水鱼苗生产基地”。

传统鱼花养殖技术大致可分为鱼花装捞、筛选分类、鱼苗培育、买卖运输四个步骤,包括预测、分辨、设埠、装捞、撇花、开鱼花、清塘、兑水放养、挑运鱼花鱼苗等环节,其中预测、撇花、挑运、数鱼花几个环节很讲究专业技术,唯九江人深谙其道,可以称之为“绝活”。每年三月至八月,“侦察”鱼花的老师傅便到江边,西望天象,预测鱼花何时将至。捕获鱼花之后,运用因各鱼种耐氧性的不同而出现先后浮头的特性,创造了唯九江人掌握的秘技——“撇花”技术,鱼花师傅眼疾手快,将杂鱼和四大家鱼分层撇出,使九江出品的鱼花具有种类纯、成活率高的特点。分好类的鱼花则运用特制的担挑和挑运技术,颤颤悠悠地挑运到鱼塘培育,或运到外地做买卖。买卖鱼花之时,买卖双方经过多次估算定则,再以五为单位逐一舀起点算,一边高声唱数,富于独特韵味。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凭借一套绝无仅有的鱼花培育技术,九江鱼花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西樵竹编(竹编灯笼)

南海西樵百西大地村,自宋咸淳十年(1274)开村,迄今738年,现常住人口600多人。

解放前,该村黎氏村民世代传承着一种竹织(竹编)手工技艺——竹织灯笼,依托着一个得天独厚的集贸市场土名“竹圩”,每月4、7、10日为民间农副产品交易圩日,采购交易商家云集,同时竹织灯笼产品远销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村民凭着勤劳双手独有的竹织工艺养活了一方人。

竹织灯笼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以毛竹为原料,先对其开竹、去囊,再经过约100℃高温蒸煮,达到防虫蛀、保存期长等效果。其后在灯笼圆周张贴一层薄砂纸张,再画上花草、雀鸟等图案,美观独特。灯笼按大小规格生产,最大的还需用木梯加高生产,难度相当高。灯笼半成品运往外销,数量多时就压扁后包装。

根据乡村习俗,大小灯笼在民间用途广泛,如商铺开业张灯结彩、每年除夕夜孩童的卖懒灯笼(除夕夜,家中长辈都会拖着孩童,挑着点燃腊烛的竹织灯笼,走在村内祠堂庙宇、社公、大街小巷步行,唱着歌谣:“卖蠢换精乖,矮细换高大,照金路引金归,照银路引银归……”)、初生男丁的“开灯”灯笼(凡上年添丁的,在元宵节前都在祠堂、祖祠、社公、家宅悬挂灯笼,以示入族)等。由于竹织灯笼有很大需求,所以该村的手工技艺有着浓厚的民间历史底蕴,使百西十八、十九两村传承的手工竹织技艺延续了200多年的历史。

(六)南海醒狮(采青技艺)

南狮是俗称的佛山醒狮,是富有南方风格的一种狮形,它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主要有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文狮表现为温驯而和善;武狮表现为勇猛而刚烈;少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表演。南海西樵镇民乐社区是传统南狮“传统采青”的香火传承之地。据记载,广东醒狮是从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百姓的南迁,舞狮文化也传入岭南地区。广东醒狮出现于明代,起源于南海县。清末民初,南海黄飞鸿以武术、狮艺闻名于世,其“飞砣采青”、“竹梯青”、“蟹青”等技艺,开创了南狮技艺的先河。民乐“南狮采青与青谱”现任传承人是梁光泰师傅。梁光泰师傅是南海西樵龙狮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从小学舞狮,熟知传统套路,并持有历史传统的书籍——《青谱》。他是目前佛山乃至于整个岭南地区会“青谱”的少数人之一。现在南狮表演多为高桩狮,目前“传统采青”表演这个传统民间艺术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对于“传统采青”表演这个历史悠久、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的衰落,身为南海西樵龙狮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的梁光泰2年前已经着手结对民乐小学,向在校的少年儿童传授技艺,继承并不断创新,让传统南狮和“传统采青”后继有人,让这脉传统香火在家乡传承下去,把这一民间艺术更好发扬光大,振兴西樵民间艺术。

现在的民乐小学,全员参与狮艺武术技艺的学习,成为传统南狮“传统采青”的香火传承之地。

(七)西樵香云纱织造技艺

清朝道光与同治年间(1821~1850年)南海丝织农户开始将晒莨染整技术用于晒制平纹织物上,所晒织物成品称为莨绸。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东丝织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标梭平纹织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南海西樵民乐村程家改革标梭平纹机,逐步演变成12片综小提花机和“啤架机”;清末,又发明了“扯花”机,可织较复杂花纹图案的品种。每部织机需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在下边织,一人在花楼上执衢扯花。

民国4年(1915年),南海西樵民乐程家的程绍江、程炳全、程泽、程周等4人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首创纽眼通花的纱绸,纽眼通花图案(经线组织为绞纱组织)的新产品—“香云纱”,俗称“白坯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这是广东丝织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创举。此后,佛山、广州、顺德相继开辟了生产“白坯纱”和莨纱的工厂、晒场,使珠江三角洲呈现莨纱生产的欣欣向荣局面。与此同时,南海西樵的民乐各地丝织生产更是各具特色:如程家织纱,潘家织罗,葆美织绫,云窖、莘涌织绸等。据民间老行业从业人员口传,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使渔网变的坚挺耐用,渔民在浸泡渔网时衣服上也染上了薯莨汁。日而久之渔民的衣服和他们所在的工作环境河涌的河泥发生变化,渔民觉得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后衣服也像渔网那样坚挺,再沾染了河泥使衣服发出黑色的光亮,衣服越穿越柔软耐用。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珠三角当时到处都是桑基鱼塘,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因丝绸面料用久了较易发黄,并易绉,不耐穿,生产丝绸的农户逐渐将这种渔民浸泡织物的方法,用于浸泡丝绸面料上,这就是莨纱绸染整的前身。

(八)花灯制作技艺

乐安花灯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乐安社区一带出产,用于周边节庆活动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它造型美观、制作精致,是民间手工艺术的精品。

乐安一带的泥沙街(今岗头村四队)在明、清两代曾是远近闻名的花灯工艺之乡,大部分村民以制灯为主业,依靠务农为生的仅三数户,足见其制灯产业之盛。其时泥沙街盛产的花灯有鲤鱼灯、桔灯、八角灯、竹架灯、莲花灯等,所产花灯远销至广州、肇庆、梧州等地,不少商客到泥沙街批发花灯到外地贩卖。这些花灯主要用于元宵、祠堂吊灯、各大神诞、婚庆乔迁等宗教和节庆活动。

但随着人们信仰、生活习惯的改变,并且在建国前的连年战乱和文革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如今得以保存下来的花灯制作技艺仅有莲花灯一种。今天“乐安花灯”也仅指这种以莲花为灯身,灯下挂藕,两边饰以鲜花、茨菰、“丁财两旺”等物,专门用于正月初九乐安花灯会的莲花灯。

莲花灯出现于光绪年间,由泥沙街一位名叫麦苗青的村民创造,并且因为麦苗青“行灯地、坐生仔石”得子而使其名声大噪,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灯种。

尽管莲花灯得以留存,但其影响力也已大不如前,乐安花灯制作这门传统手工技艺日渐衰落,老一代艺人纷纷离世,年轻一代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手工艺者甚少。目前仍能独立制作乐安花灯的工匠仅寥寥数名,仍采用传统手工艺制法,所做花灯跟三百年前的如出一辙,光彩照人。

(九)西联村神诞

在丹灶镇南沙涌两岸一带,每个村、每个姓氏都信仰不同的神,这位神的生日即是神诞。“七月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也是丹灶西联村的“神诞日”。

据了解,“七月七”神诞来历已久,自开村就有了,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神诞日比过年还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大摆酒席,大宴宾客。

各村的神诞当日,家家户户都蒸贺节崧糕,准备丰盛的宴席来招呼亲朋戚友;少则几围,多则十几围。做节这一日,但凡亲朋戚友都来作贺,谁家来的客人越多,那一家人就越有面子,有的村还会请粤剧戏班来表演,其场面之热闹比起过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丹灶习俗文化信仰当中最奇特的现象。

(十)赤山跳火光习俗

关于赤山跳火光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很久以前,赤山当地曾出现过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相当困苦,饥寒交迫,有的只得去逃荒,有的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无奈村民只得祈求老天爷保佑度过难关,生火取暖过冬,后来演变成燃烧大火堆驱除邪毒,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健康,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欢聚的习俗了,并且这一习俗已延续了三百多年。虽然如此,但近年来一是受生活方式影响,如受电视、DVD、互联网等娱乐形式冲击,年轻人倾向于追求时尚娱乐;其次在学业繁重就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紧张生活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参与、传承该习俗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民俗教育缺失,缺乏传承平台引导,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较少接触该习俗活动。

(十一)简村北帝庙会

北帝,是主管水利之神,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妙乐天尊徒弟,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人称北帝公。为纪念北帝公,简村开村始祖简侨仁后代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始建北帝庙,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北帝庙至今经历二次重建,第一次重建于清康熙46年(1707年),由简村七姓:冼姓、陈姓、郭姓、林姓、李姓、莫姓、冯姓联合筹资重建,扩大为一座三进轴线布局庙宇,改称“北帝古庙”;第二次重建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把原来庙宇拆除重建,改称“圣堂古庙”,采用三进轴线布局,九檩出廊,抬梁式构架。后又于民国14年(1925年)和1985年经历过两次修葺成今貌。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北帝诞辰,每年简村村民均会举办一系列民俗活动来纪念北帝公,贺北帝诞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活动有斋宴、醒狮、粤剧大戏等,近年更融入歌舞、舞龙、电影等新元素。2009、2010年在简村村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村聚餐庆典活动,筵开600余席,宴请全村村民和社会各届朋友把酒言欢,整个简村均沉浸在一片欢乐详和的喜庆气氛中,村民无不拍手称赞,展示出简村的团结凝聚力和建设更美好简村的良好愿望。

(十二)松塘村孔子诞

据西樵松塘区氏史料载称:松塘里孔圣庙原为文昌庙,与羊城桂香街之文昌庙都在地方志中有所记载。始建于“宋之季”(宋朝末年),有“明德”与“新民”两社学夹铺,现“明德”社学犹存。明末清初,为镇压起义军及其影响,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扫荡淫寺”,为庙免遭毁拆,康熙乙亥岁,里人将文昌庙易名孔圣庙,并加供圣像,与文昌齐享里人拜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终究是得天独厚。帝皇历史结束以来,松塘里依然流风未艾­­­——里人先贤,洞察国情,察夺商机,苦志经营,村里之中,儒绅显奕,殷商富户者,比比皆是。村人深谙“家无读书子,功名何处来”,“门从积德大,官自读书高”之理,于是崇圣重文,尊孔尚学之风盛行,书舍家塾次第并起。

每年孔子诞农历八月廿七,村民家家户户往庙虞城拜祭。若有村民子弟科考入围的当年,村人的拜祭就更加隆重。2010年10月4日,即农历八月廿七,松塘村随即恢复孔子诞日的纪念庆典。松塘村举办大型孔子诞活动并藉纪念孔子诞辰之际,奖励村中考上高校的学子,现已有60名学生获取村内最高奖学荣誉。

孔子诞活动,松塘村人欢呼雀跃,村口文化展牌林立,孔子生平事迹、孔圣庙历史故事、翰林文化协会的发展轨迹一一可见。每到诞日,村里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到2、3岁的孩童,都来到孔圣庙广场,犹如过大年般热闹。一番精彩的醒狮迎宾后,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代表缓步迈入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孔圣庙,上香、进宝、颂祭文,拉开了孔子诞纪念活动的序幕。尊崇孔子仪式后,身着古装的小学生整齐站好,有的拿着竹简,有的拿着扇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伴随着清脆悦耳的诵读声,队形时分时合。表演结束,松塘村还会向当年高考被录取的本科生、大专生以及各研究生博士生颁发奖学金。活动最后,参加仪式的村民和学生次第走过翰林门,松塘村长者给大家分派翰林利市,寓意将来要成为翰林学士那样的栋梁。

(十三)松塘村“出色”巡游

2011年2月6日(农历辛卯年正月初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海西樵松塘村恢复了传统的民俗活动——“出色”。

“出色”亦即“飘色巡游”,是松塘村传统的新春民俗活动。

过去,俗例三年一届,即每逢农历子、午、卯、酉年的新春,松塘村都会举办一次。巡游时,队列前头有凌空撑起的巨大彩旗,叫做“飘”;后面跟随的有乡人抬着供奉在村中文武神庙内的菩萨,即明德社学的“社稷灵官保民大王”,文昌庙的“九天开化文昌帝君”,关帝庙的“忠义仁勇关圣帝君”,华光庙的“五显灵官华光大帝”、北帝庙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有帅牌、罗伞以及村中各坊为单位,参考神话传说故事题材造型的扮演者(统称叫屏)。队列中醒狮起舞,一路上鼓乐齐鸣,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村人以及亲戚朋友,或临街而观,或随队而行,可谓万人空巷,水泄不通。

2010年10月13日,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松塘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村民欢呼雀跃,在筹资重修历史悠久的孔圣庙、成立翰林文化协会及设立奖学基金之后,重办沉寂了63年(此前最后一次活动是在1948年——农历戌子年)的“出色”巡游活动,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

出色巡游还安排了武术表演、书画家即席挥毫、健身舞蹈表演等新的内容,巡游队伍中还有前来拜年祝贺的各地宗亲。活动由上午9的醒狮迎宾开始,一直到下午方才结束,自始至终,松塘村都沉浸在欢乐祥和之中。

(十四)平地黄氏冬祭

每年农历“冬至”节气日是平地黄氏冬祭仪式拜祭日。冬祭是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究,据《南海平地黄氏族谱》记载,平地黄氏每年春、秋、冬三祭,自咸丰年间,取消秋祭,只办春、冬二祭,建国前延续了数百年的冬祭从未间断。

冬祭仪式是村六十岁以上男丁(现文明社会,女性也可参加)穿着古式礼服,在大祠堂(崇始堂)拜祭先祖,同时全村男丁分猪肉。冬祭仪式上,由德高望重之长者宣读祭文,祭文内容是缅怀先祖功德,更为勉励后辈发愤图强,和睦相处,尊老敬老,齐心合力,建设美好家园,实质就是今天的“孝德文化”。

冬祭也是“人口普查”,凡村男丁出生时都要到大祠堂登记入册,即正月开灯,在祠堂挂上花灯,在灯裙上写上新生婴儿的姓名。今年有多少男丁出世,数一下灯便知。同样死亡也要到祠堂登记处注销。因此祠堂登记处掌握着全村人口情况(仅限男丁)。冬祭与春祭不同,冬祭不论你是否在家或远出海外,只要有开灯入册均可分猪肉,可由房亲代领。清明春祭则要在大太公墓前拜祭后派铜筹一只,回祠堂凭筹分猪肉,你没有去则没得分。

冬祭分猪肉是敬老也是奖、惩之体现。奖励学业有成者,惩罚违反村规者,按平地黄氏族谱记载:年登六十岁加胙一份,七十加二份,连六十加一份即加三份,八十加四份即共加七份,九十加八份,即共加十五份,九十以上每岁再多一份,百岁照九十九岁应得者倍之,百岁外每岁再多二份,逢十又倍之,开传之第一人加一份。文武生员加四份,举人加八份,进士以上递加倍之。违反村规,除当时处罚外,停胙三年,俗称隔胙,即三年无猪肉分,十分羞耻。

冬祭太公分猪肉,其意义不单是有肉食,更在于家族的兴旺发展,族人凝聚家乡,热爱家乡,维护家乡,以自己是家族中成员而自豪。

21世纪初,旅港南海平地黄氏同乡会提议复办冬祭仪式,以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团结海内外乡亲,特别是海外乡亲,通过这些活动回国,了解祖国发展,体会家乡的繁荣。

经过几年的酝酿,多方咨询老辈意见,最后达成统一见解,于2005年12月22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廿二日冬至日,借平地黄氏始祖德政公九百岁诞辰,平地黄氏开基(建村)八百二十年之际,在黄氏大宗祠恢复举办冬祭仪式及敬老联谊聚餐,食“九大簋”,筵开四十三席,餐后太公分猪肉,称乙酉冬祭。

(十五)大沥锦龙盛会

作为珠三角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核心地区,大沥镇扒龙舟历史可追溯到明清年间。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盐步老龙与泮塘龙舟因一次大型比赛结为“契爷”、“契仔”。每年五月初五,“契爷”总会带着三河乡父老的情谊到泮塘探亲,五月初六泮塘回礼,并举办“盐步景”,周边龙舟均来参与,即盐步锦龙盛会。而黄岐锦龙盛会也有一段传颂至今的历史。据了解,大沥黄岐与龙母结缘于二百年前,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时,都有广佛周边多艘龙舟前来探望“干娘”龙母,因此衍生出黄岐传统的锦龙盛会。此外大沥其他村谢边、雅瑶端午扒龙舟活动也历史悠久。盐步东秀聚龙、黄岐漖表在端午节期间都会举行龙舟赛,全镇在端午期间的大小锦龙盛会超过10场。

大沥龙舟赛的背后还包含了龙舟风俗的一个完整链条,包括:起龙、采青、游龙和赛龙、结契访亲、摆龙舟宴,过百万人次享受端午龙舟盛会,大沥锦龙盛会不仅是龙船的盛会,而且也是一次龙船文化的集体展现。

大沥锦龙盛会所体现的龙舟文化是大沥人的文化图腾。龙舟文化所体现的团结一致、知难而进、奋勇争先的精神,深入到大沥人的基因里,人们对锦龙盛会的重视程度比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起龙、扒龙、赛龙、食龙船饭,每一项龙舟活动群众都争相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这过程中人们默契十足,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大沥锦龙盛会更是显示出桥梁价值,首先是村民互相沟通的桥梁。扒龙船,食龙船饭,这些龙舟赛必备的节目,成为村民、群众和亲朋戚友聚会、交流的平台。其次是通过锦龙盛会,举办龙舟竞渡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与广州的交流、沟通,促进广佛两地的文化、人文交流。

(十六)大沥狮子会

自明清开始,大沥镇物产富饶,商贸发达,各乡习武、练狮之人日多。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狮头行制品精良,省垣及外洋均来定购,多在石路铺”在佛山镇的附近墟集、村落,舞醒狮已是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当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喜庆(如乡人中举、新建宗族祠堂落成等)事情,定必出动醒狮助兴。

民间素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为祈福欢庆,辞旧迎新, 多处乡村陆续在正月期间集结群狮,举办狮会。自此,数百年以来,春节舞狮贺新岁的习俗几乎从未间断。

各处狮会多选址在祠堂、庙宇、墟市、校舍操场、文化公园、人民广场等人流集中、面积开阔的场所盛大进行,由所在地父老、乡绅、名士、习武高手等组织、主持,广邀宗亲、睦邻友好狮队竞技献艺,共享欢乐。

各狮会基本流程包括迎宾接客、会场演出、沿路巡游、采青开盘、大戏演出等五个部分,皆有一定的程序和套路,彰显礼俗。

每年狮会当天,大街上张灯结彩,群众扶老携幼,探亲访友,观赏醒狮采青,万人空巷。

沿途许多家庭和商家,为求灵兽呈祥献瑞,纷纷在门前包红挂青,吸引狮子“采青”贺岁。及后,狮队高手依次“开盘”(打功夫)表演,待主客双方尽兴后,狮队启程开始下一轮“巡游”、“采青”。

目前,大沥镇计有正月初八兴贤和黄岐、正月初九横江、正月十一盐步和颜峰、正月十二太平冲表、正月十四大沥、正月十六泌冲、正月二十六六联北村等九个狮会。经过不断发展,盐步、颜峰、大沥、北村等狮会因其历史悠远、规模宏大而声名远播,成为佛山独特的春节民俗,不仅给人们以美好的节日享受,亦成为了联系周边镇街,团结兄弟村居,沟通海内外乡亲,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和文化纽带。

(十七)狮中冥王诞

狮山镇狮中白藤村的农历五月二十二“冥王诞”起源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时香烛兴旺、庙宇生辉,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庆祝“冥王诞”,并在所在水源(北江水系)游泳沐浴,拜庙祈福求平安。

据说,白藤村的冥王庙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当年五月中,连续下大雨,西北江水暴涨,一天深夜,狮山良凿围崩决,狮山多数村庄作物被淹,白藤村也不例外,村民连夜携细软拖家带口走上后岗避水。五天后(即五月二十二日),洪水退下,人们回到家里,发现邓氏祠堂门前的空地上不知从何处漂来两尊木雕菩萨。后来一些老人认出来是十殿阎王(又称十代冥王)之二王,即一殿秦广王和十殿转轮王。村民认为漂来的菩萨是与他们有缘,说明这里是福地。于是当年十一月在邓氏祠堂附近的空地上兴建冥王庙,供奉漂来的两代冥王。

此后直至1889年,白藤村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在外经商生意兴隆,村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和谐共处。村民认定是拜冥王所赐,为感谢菩萨庇佑之恩,决定为冥王庆生日,将发现冥王到白藤之日即五月二十二日为冥王诞。当日,村民及四乡信众络绎不绝赶来庆贺,一些信众还在村前的北江河里游泳沐浴,以示洁净,然后才进庙拜神,许愿祈福。从此,冥王诞便成了当地村民一年一度的民间习俗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活动被禁止,人们心中仍记挂着。八十年代初又重新兴起,并由村集体出资,统一组织,规模也逐渐扩大,活动项目不断增多,内容更为丰富。当天活动除了拜冥王外,还举办五人龙舟赛、三人篮球赛、拔河赛等,使传统民俗习俗与现代文体活动相结合,不仅吸引了本地及四乡民众参加,还有不少外来人,最多的一年达五千多人。

二、扩展项目

(一)大头佛(民乐大头佛)

“大头佛”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是“大头佛”的香火传承之地。据记载,“大头佛”表演开始于清末至民国期间,相传最早的创始人是广东狮王之一胡德才,而民乐大头佛则是梁光泰拜学胡家祖师爷所得。梁光泰是南海西樵龙狮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是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头佛”的传承人,从小学舞狮和表演“大头佛”,熟知传统大头佛的所有套路。据了解,“大头佛”表演日渐式微,原因一方面是传统南狮变身为现代高桩狮,高桩狮是没有“大头佛”参与表演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生活和文化的多元化,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娱乐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大头佛”表演这个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对于“大头佛”表演这个历史悠久、极具岭南传统文化特色及珠三角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的衰落,身为南海西樵龙狮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的梁光泰先生非常担心“大头佛”技艺的传承问题。两年前,梁光泰着手结对民乐小学,向母校的少年儿童传授民间传统大头佛技艺,继承并不断创新,让传统南狮和“大头佛”后继有人。如今,70岁的梁光泰常带着一群小孩子,扮成一群“大头佛”,东摇西歪,上蹦下跳,滑稽的表演引得观众哈哈大笑。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广受百姓喜爱。如果“大头佛”申请“非遗”获得成功,将会更好地让这脉颇具岭南文化特色和西樵民间艺术特色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振兴西樵民间艺术。

(二)传统龙舟(丹灶扒龙舟)

扒龙舟是丹灶镇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为将这传统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运动得以传承和发展,丹灶镇于1999年起,定于每年9月29日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已逐步成为南海、佛山旅游文化节的亮丽品牌活动之一。

为将龙舟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2010年,成立了丹灶龙舟协会,并通过龙舟协会平台,组织开展系列性的宣传推介和比赛活动,使丹灶的扒龙舟这一传统活动发扬光大。

根据《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南海和国家体育总局在丹灶建立中国龙舟示范基地,打造适合国际标准龙、小型龙(五人龙)的国际标准竞赛场地。场内分设国际级五人龙竞赛及训练区、世界一流的国际标准龙舟赛场及训练场(1500×110)。基地建设则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及电子科技设备,如起点对齐、终点电子摄像及电子计时、赛事音像同步及回放展示和媒体新闻现场发布设备等。

(三)烧番塔(仙岗村烧番塔)

中秋“烧番塔”是仙岗村传统庆祝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

仙岗传统番塔是用砖砄按圆锥形彻成,塔身高约4米,底部直径约2米,顶部直经约1米。底部东西两边各留有1个长约80厘米的方孔,中间部位留1个1米见方的物料添加口,番塔上半部分留有个小孔通风透气。

“烧番塔”开始前,先在塔内填满岗草、木糠等燃烧辅助材料。燃烧时由几个年轻人不断搅动塔内燃烧的辅料,使火焰夹带星火向上升,最高可达百米,场景十分壮观,寓意来年丰收和吉祥。

(四)生菜会(北村生菜会)

北村生菜会有二百多年历史,不清楚具体从哪传来,且少见文字记载,据村中老人口授相传,北村生菜会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期和民国,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自发举行,前后两天皆举办活动。传说每年的正月二十六是观音开库日,这天,信徒借库后次年开库日还库。北村西面有观音公园,公园水月宫供奉观音,生菜会在信徒参拜前,村民带领两头醒狮拜观音用清水一碗,黄皮叶若干,毛笔当红油点睛同时讲如“千里眼”“顺风耳”等吉言,进行新狮开光,新狮开光后,即可朝拜祈福许愿。村民点燃生运塔香,托宝向观音祈福,然后洒圣水,祈望身体健康,并在观音开库地点抽财运,领取一份含有生菜、红鸡蛋、桔子、甘蔗的胜意饭回家,表示生财、得子和平安大吉。同时观音公园有姻缘树、桃花池,求姻缘者可向姻缘树求姻缘,求子者,伸手入桃花池水中摸螺蚬,得螺者生子,得蚬者生女参拜回家后,亲朋好食生菜包是必可少的活动,生菜取名“生财之意”,生菜包以洗净的生菜叶,包裹着已炒熟的蚬肉、虾米、咸酸菜、韭菜、白饭粒等馅料,加上调味料,纳入口中嚼食,风味独特蚬肉寓意蚬肥年丰,生菜即生生猛猛,酸菜表示子孙,韭菜表示长长久久,吃生菜包希冀人财两旺,长久发达。

醒狮舞龙也是生菜会重要内容。生菜会当日,各地的醒狮队、舞龙队闻讯不请自来,齐聚北村,采青比武,各献技艺,舞狮是代表瑞气、吉祥之意,其路线首先在北村牌坊设会狮点,北村醒狮在会狮点迎接客人,经过一翻友好交流,主客双方交换狮帖,主人引导客狮来到信用社旁边的总台,贴狮贴,领取胜意饭,包括来自番禺的有头有尾长肉蔗2条,生菜2棵,红鸡蛋32个,炒饭一盆,再到观音公园参拜观音,参拜完后,到北村附近的厂矿、公司、商店沿街进行“采青”活动,而各个被采青点不惜花费钱财,为了讨个吉利一派热闹景象。采青后各个狮队到北村灯光球场进行舞狮擂台竞技,拿出自己队伍的绝活献艺,博得众人喝彩当然最精彩的有每年必到的黄飞鸿队了。

生菜会前后两天共三天晚上组织看大戏,包括文艺晚会、“女伶”曲艺演唱会等民间传统表演,并且在小集市上可买到自己心意之物:甘蔗预示生活甜甜蜜蜜,风车可以转个好运。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村生菜会一度停止,1980年得以恢复,盛况不减当年。现在,北村生菜会观音庙小集市醒狮舞龙唱大戏……吸引很多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来观景助兴,表达人们祈求来年兴旺的美好愿望同时通过食生菜包、观音开库、看醒师、舞龙等民俗活动,共叙乡情,联谊四方,成为大沥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和民俗盛会。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010印发

千年古郡·幸福南海
  分享到: 分享到网易微博
千年古郡·幸福南海